勞模風采

37歲的張信國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新長工務段探傷車間回放工區工長、鐵路鋼軌探傷專業高級技師,人稱“鋼軌神探”。他始終秉持“學中干、干中學”的成長成才理念,刻苦鉆研鋼軌母材、焊縫及道岔等設備探傷業務技能。先后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上鐵工匠”等榮譽稱號,在集團公司職工技能競賽中獲探傷回放項目第一名、探傷工種個人全能第一名,理論、焊縫項目第一名。
7月25日下午3時許,太陽明晃晃地掛在天上,張信國帶著兩名鋼軌探傷工沿鐵軌往前走,熱浪滾滾、撲面而來,汗水順著他腦門、脖頸汩汩流下,黃色制服后背濕了一大片。行至兩節鐵軌間的焊縫處,他蹲下身,擠出耦合劑涂抹于鋼軌之上,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探傷儀的探頭,貼緊鋼軌表面,上下左右來回挪移。
“醫生給病人做B超檢查身體,我們則是用探傷儀給鋼軌做‘B超’,探查其內部傷損,從而提前發現隱患,及時更換傷軌,確保列車行駛安全。”張信國緊緊盯住屏幕上跳動的波形說。
2006年12月,20歲的他從學校畢業后應征入伍,成為浙江舟山島的一名海防戰士。海風陣陣,跨越寒暑,兩年軍旅生涯倏忽而過。2009年5月,他復退安置到鐵路,成為一名鋼軌探傷工。
起初,張信國立在一旁,看老師傅們推著探傷儀在軌道上作業,一切都是那么云淡風輕。等自己上手時,卻傻了眼。儀表上紅紅綠綠的波形是什么意思?波幅忽上忽下,看不清抓不著!張信國急了,軍人不服輸的勁兒在胸腔翻涌,他立誓:一定要成為鋼軌探傷作業的行家里手。
從此,張信國抱著書本啃,盯著師傅學,3年時間,他寫滿了10多本學習筆記。期間,單位派他去探傷儀器廠家學習檢修。他將零部件拆了又裝、裝了又拆,僅用一個月就把電路原理摸得門兒清。
2019年,張信國參加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探傷專業職工技能競賽,名列個人全能第七。他不滿足,暗自較勁。2022年,第二屆長三角地區探傷工職業技能競賽如期舉行。這一次,張信國大放異彩,一舉奪得個人全能第一。
工作十余年,經張信國探傷的線路累計有1500余公里,從未發生過斷軌、漏檢事故??伤钚牛?ldquo;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自2018年擔任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鋼軌探傷工培訓師資后,張信國便一直積極參與職業培訓,并帶出了一批新時代鐵路鋼軌探傷人才,其中涌現出探傷高級工23人、探傷技師1人。他個人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上鐵工匠”等榮譽稱號。
來源:工人日報-中工網
